哈经开区平房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

东北网10月26日讯(记者张隽珊)26日,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系列新闻发布和实地采访活动走进哈经开区、平房区,哈经开区、平房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东北网记者张隽珊摄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哈经开区、平房区今年1-9月,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升,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省市重点产业开复工率达%,截至10月中旬投资完成率预计达76.58%。经过多年发展,哈经开区、平房区现已形成了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工业门类覆盖了全省工业的85%以上,是全省工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地区。由于产业链的国际化程度高,60%的市场和配套两头在外,年初我们受到了国内、国外疫情的双重打击,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下降近20%,产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为扭转区内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下滑的不利局面,研究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全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哈经开区、平房区将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推进。制定印发了《哈经开区、平房区实行产业链长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细分“九产一区”,明确推进“链长制”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集中开展了产业链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完成对规上企业的走访调研全覆盖,基本摸清企业现状,正在绘制企业“家谱”,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产业链企业情况、项目谋划、问题清单三个台账,强化对企业的动态跟踪服务。与此同时,摸清重点产业国内布局,锁定龙头企业和关键部件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为下一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好准备。

哈经开区、平房区梳理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余个。其中:汽车产业链确定围绕“6+2+N”的工作方向,保全了2个整车生产资质;帮助一汽哈轻解决近项问题并促成了企业恢复生产。航空产业链建立区厂合作机制,开展“小核心,大协作”;积极推进哈飞机场开放。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链以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大健康产业链构建医疗、养老、体育、医药、健康食品等五大产业联动发展的“3+2”产业体系。

分三个层次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大力促进区内企业开展配套对接合作。推进防疫物资关联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组织原材料企业、生产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销售、物流企业组建产业共同体,成立了“哈南重点物资行业产供销战略合作联盟”。截至9月,哈经开区、平房区工业总产值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近20%回升至增长11%,其中,汽车产业链产值从2月份的同比下降12.7%,回升至同比增长29.2%,航空产业链产值从2月份的同比下降8.2%,回升至同比增长19.9%,食品产业链、长江路办产业区产值增速超过10%,特色装备、新材料、建筑等产业链均实现正增长。推出《哈经开区、平房区产业链创新发展政策措施》,设定产业链强龙头奖励、产业链配套奖励、产业链招商奖励、产业链建设奖励四大类11条政策措施。

把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作为克服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抓手。集合了交警、户政、出入境、社保、工商、税务等业务的24小时综合政务服务自助大厅正式开通运行,在全省首开“7*24”全天候、全时段、全领域政务服务新模式;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的一体化“整体政府”,立足三个领域(商事登记、民生服务和特种设备监管)、围绕三个重点(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变更和备案)、依托三个终端(PC端、移动端和自助端)、涵盖三个大厅(经开区企业服务大厅、建设审批大厅和平房区民生服务大厅),在37项高频堵点痛点领域实现了“秒批”,推动“人工审批”向“无人审批”转变,有效满足了民众对于快速办理,多种渠道办理的需求;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在全市率先开展“承诺即开工”改革,制定全区承诺即开工实施方案和审批流程,社会投资类工业项目和仓储物流项目在取得黄证、绿证后,只要做出承诺即可发放施工许可进入建设阶段,通过缩减流程和办事环节,使社会投资类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在20个工作日以内,其他工程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在50个工作日以内,今年上半年鑫达集团、旭通酒店、菌益梁康等一批重点项目按照新的审批流程实现了承诺即开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bj/11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