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探讨长安汽车的集团化运营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其背后的历史脉络。
时光回溯到年,国家为了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四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上汽和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对于当时年轻有为的徐留平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坚信:“大的不一定强,强的一定大”,这句话如今已被事实证明其正确性。
不久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正式启动。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五家企业的股权被划归至兵装旗下的长安集团。作为交换条件,长安集团将其23%的股权转让给了中航。这次重组不仅使长安集团实力大增,更被誉为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重组案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与法国PSA集团的合作也与这次重组息息相关。早在年,PSA就曾与中航旗下的哈飞汽车达成合资意向。然而,由于后来的重组事件,PSA的合资对象最终变为了长安。
尽管长安与中航的联姻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长安接手的企业却都是烫手山芋。例如昌河汽车,在长安接手后,原计划整合两个铃木合资公司,却遭到了铃木的强烈反对,双方关系一度陷入紧张。
对于昌河品牌本身,长安曾计划将其打造为跨界车品牌,但由于种种原因,昌河最终在年脱离了长安集团,并归属北汽。而哈飞汽车虽然如今已转型为长安的零部件代工厂,但在过去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年,哈飞汽车的年销量还高达20万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销量逐年下滑,最终在年以1元的价格甩卖了38%的股权。
在重组之前,长安还曾与南昌江铃合作组建了江铃汽车,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然而,在年的一系列资产运作中,长安在江铃汽车的持股比例降至25%,并引入了爱驰汽车作为新的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长安集团还拥有青山变速器、东安动力等十余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关于长安汽车的故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一一细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长安汽车的集团化运营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