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辛酸航空史,曾与北京机场相媲美我想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哈尔滨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飞机场,有着近90年的航空史。

年建成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在当时是可以和北京机场相媲美的。但39年过去了,除了年至年一次扩建和更名外,17年来,哈尔滨机场再无动作。

图片来源东北网

从年9月12日开工至今,哈尔滨人终于迎来了新T2航站楼的到来。两年零七个月的等待,值得。

下面,头条哥就带领大家回首往事,了解下哈尔滨这近90年的航空史,体会其中的历史变迁与风云变幻。

哈尔滨的航空史

马家沟机场

年“9.18”后,日本侵略者出于侵华需要,将马家沟跑马场辟为飞机场(南岗区和香坊区交界处)。

年“4.28”哈尔滨解放后,马家沟机场回到人民的怀抱。

60年代马家沟机场办公楼

图片来源网络

年3月,中苏两国合资创办中苏航空公司,同年7月1日,成立了哈尔滨航空站(隶属苏中航空公司沈阳航线管理处)。年1月1日,中国政府接管中苏航空公司后,哈尔滨航空站隶属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处管理。

因马家沟机场因地处城市中心,净空条件差,不能起降大型民航班机等不利因素,年6月15日正式关闭。

马家沟机场人员检修飞机

图片来源网络

往事钩沉

科技不足土法“凑”

在机场停机坪旁的铁架子上,常年飘荡着3个5米长、1米粗的白布口袋。因当时飞机上的气象雷达很落后,飞行员驾机起落时,全凭白布口袋掌握风向。

航线开通之最

年7月1日,开通第一个国际航班是北京-哈尔滨-赤塔,使用苏里-2型客机飞行。

年1月1日,开通第一个国内航班是哈尔滨-北京,使用苏伊尔-14型客机飞行。

年10月1日,开通第一个省内航班是哈尔滨-齐齐哈尔,使用国产“安-2型”民航客机飞行。

伊尔—18客机也是当时主流客机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乘客的“故事”

因当时飞机性能不良,唯恐超重发生空难,所以在购票时,乘客还要过称。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乘客要够19级(副科级),购票时还要凭单位介绍信和工作证。年5月后的一段时期,还要求单位主要领导在介绍信上签字。

女乘务员≠空姐

当时的“空姐”们

图片来源网络

飞机上虽有女乘务员,但不叫“空姐”,不化妆,不穿套裙,梳短辫,平跟鞋,肥裤子。乘客登机后,由女乘务员给乘客发香烟和糖果(中华牌5支硬包装香烟1盒、水果糖随意抓)。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01

选址建设一波三折

哈尔滨阎家岗机场(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选址和建设可谓一波三折。

年,决定对马家沟机场搬迁。年,选定哈西郊25公里处正红旗二屯和万家窝棚一带为民航机场新址。后因国家紧缩基本建设而停止,年再建又因“文革”而停止。

年2月,拟定在哈西南郊阎家岗南草甸子,在对主跑道钻探勘测时发现,地下淤泥深度平均在19米以上,故向北移5公里,改在太平公社的耕地上修建主跑道。

哈尔滨阎家岗机场降落的第一架运输机

图片来源网路

年4月1日,新建哈尔滨阎家岗机场竣工试使用,其规模可与北京首都机场媲美。

年4月进行首次扩建,年5月28日通过了国家的竣工验收。扩建规划到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高峰小时人次每日架次的需要。同时,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更名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老航站楼

图片来源网络

哈尔滨机场大事记

年汶川大地震

年5月23日,民航总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下达紧急任务: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需求,俄罗斯派遣一架米-26直升机执行吊运大型机械设备的任务。

直升机将会经停哈尔滨,随后飞往四川。同时,南航黑龙江分公司派遣一名飞行员李志学担任领航员,协助俄罗斯机组人员工作。

中方领航员李志学和米-26的俄罗斯机组人员

图片来源网友

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

由于哈尔滨机场与日本新潟、大阪直飞,所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承担撤离在日中国公民的主要任务。

年3月16日,由日本新潟起飞满载名中国撤离人员的南航包机MD90,平稳降落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这也是首批从日本抵达中国的撤离人员。

接回首批中国公民包机MD90的机长张迪和他的副驾驶徐宗峰

图片来源《生活报》

02

02

跨入国内干线机场行列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在年首次突破万人次大关,年突破万人次,此后以每年近万人次的速度增长。

9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万人次,跨入我国中型机场行列。时隔4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顺利突破0万人次,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跻身中国十二大干线机场之一。

长荣航空开通哈尔滨——台北航线

图片来源航空网

在这种“刺激”下,航空公司纷纷入驻哈尔滨机场。目前,共有国航、南航、东航、深航、川航、海航、韩国韩亚航等44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运营,开通国内(含地区)、国际航线条,通航城市个。

基本覆盖国内省会城市,并拓展至二三线城市;国际航线通达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年,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0万人次,超越东北区域枢纽机场沈阳桃仙机场,以及大连周水子机场,跃居东北首位。

03

我们迟到了但不会缺席

如果说中国有哪一个机场与哈尔滨机场有着同样悠久历史,那么成都双流机场绝对榜上有名。

同样是在上世纪30年代建设完成,却先后经历了七次机场、跑道、航站楼的扩建工程,位列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首,成都双流机场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万人次,是目前中国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四的大型机场。

T2新航站楼内更加宽敞明亮

图片来源人民网

反观哈尔滨,只有在年至年的进行过一次扩建,万次旅客吞吐量是当时规划建设的3倍之多,哈尔滨机场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行。

哈尔滨作为一个全国热门旅游城市,“冰城夏都”一年四季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到哈尔滨,这里的山美水美,这里的人热情好客,你可以来避暑,也可以来玩雪。

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却与这些格格不入起来,投入使用近40年的哈尔滨机场的主体框架已经略显陈旧,当年那个可以与北京机场相媲美的哈尔滨机场已经落后了太多太多,哈尔滨这扇“窗口”确实该好好擦拭一番了。

图片来源东北网

所幸,我们改造的脚步正在进行时……

全新的T2航站楼,又给了我们熟悉的“欧陆风情”,72根罗马柱表达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美好愿景;现代化的值机岛、80余个值机台、自动出票设备,终于让哈尔滨机场和国内大型机场“同步接轨”。

图片来源东北网

不破不立,洋气的哈尔滨终于有了和这城市相匹配的“窗口”,作为一个旅游名城,我们有了笑迎八方来客的新名片。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亮相

图片来源人民网

关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我们无需赘言,此时此刻,这只是刚刚开始,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

我们更希望今后会有T3、T4,会有更多航班、航线加入,世界在这里“越来越小”,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直飞到世界上每个角落。

当然,作为热情好客的东北人,头条哥更欢迎大家都到这里来,领略祖国东北部的人文风光。

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志》(民航篇)

《哈尔滨市志》(民航篇)

百度百科

《生活报》

《哈尔滨日报》

民航资源网

民航数据分析系统CADAS

民航资源网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首发于《黑龙江头条》

投稿相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bj/6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