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打高尔夫和打麻将是一个道理,不赌不成局。你见过4个人一分钱彩都不带,干打麻将一下午的吗?
可当我还是菜鸟时,没有人告诉我这些朴素的道理。
我的第一次下场大约在年,在东莞观澜湖。一到出发台,两旁站满了几十位女球童,春光潋滟,一有客人走过,球童们齐声喊到:“老板好!”一时恍惚,觉得自己也是成功人士。
7年时间,在球场见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略作梳理,你就看着玩呗。
第一洞
朱树豪。朱树豪是观澜湖高尔夫的老板,13年过去了,我依然还记得见他的情形。
穿过一段玻璃长廊,两旁站的一溜儿一米八以上的黑衣保镖,每人手里牵着一条狼狗,气氛肃穆。
我哪儿见过这阵势呀,双腿颤栗,表面装着平静。好歹见到朱老板心才平静下来,他胖胖的,人非常客气、友好。采访完毕,我独自一人去餐厅吃饭,饭毕喊服务员结账时,才得知朱老板已经给餐厅打招呼给我免单。我感到特别诧异的是,没有做任何沟通,服务员是怎么知道我的身份的?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自己喜欢打高尔夫了,才知道朱树豪在中国高尔夫的地位,他被称为“中国高尔夫之父”。年8月10日,朱先生在香港病逝,享年62岁。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伤感了好久。
第二洞
曹先生。此君只见过一面,但印象深刻。大概在年,我第一次下场打球,同组的就有这位曹先生。这是当时我见到的第一位高尔夫高手,一号木能打好远好远。往往是他一洞打完了在果岭旁休息,我们几个新手好久才追上来。
一年之后,从网上看到他的姐夫——民营连锁书店纸老虎集团董事长胡忠在地下车库被人杀死,凶手被抓。曹先生后来接替了姐夫的董事长职位,但我再也没在球场上见过曹先生,也不知道他现在企业经营的怎样。
第三洞
张连伟。张连伟是中国高球界的一哥,有一年在上海佘山高尔夫参加HONMA组织的比赛,在一个三杆洞,张连伟和所有的队员进行PK。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著名的职业球手,印象深刻。张连伟举手投足之间有大哥的风范,对人也很客气,很NICE的一个人。
有段时间这成了我炫耀的一个小资本。
第四洞
张幼才。上海佘山高尔夫的老板,很瘦,有点儿像上海早年某杜姓大亨。一起吃过一次饭,他讲了一个故事到现在还记得:说有一对外国老夫妇,爱好高尔夫,全世界旅行打高尔夫享受晚年的生活,刚刚在佘山打完球离开。
张幼才讲这个故事的神情充满了羡慕,这种感觉是只有爱高尔夫爱到骨子里的人才有的惺惺相惜。
第五洞
楼云。我和楼云的认识是在深圳打球,刚好分在同一组。当时非常兴奋,毕竟这是自己年少时崇拜的风云人物、两届奥运冠军。后来熟了,老在一块儿打球。楼云喜欢讲的一个高尔夫段子是:当一个人挥杆挥到头顶时,你突然问他,下杆时是呼气呀还是吸气,这人的节奏瞬间就崩溃掉了。后来我们试过几个人,果然如此。
楼云像老大哥,人很单纯,酷爱高尔夫,有着运动员的底子,加上刻苦,球技进步非常大,现在应该在大7小8之间了吧。
我们一起创建了正和岛高尔夫球队,他是队长,我是秘书长。一起去过呼和浩特、石家庄、深圳等地打球,非常缅怀那段快乐的高尔夫时光。
第六洞
星爷。现在能被称作“爷”的人并不多,能称作“爷”,得有一种气场,内敛的雄性霸气,不缺钱,见过世面,内心淡定,有贵气。
星爷是我比较欣赏的人,话不多,低调内敛,有品位。他在内蒙,经营几家路虎车的4S店。
第七洞
老孙头儿。有句古话叫“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说的就是河北人。老孙头儿,燕赵人氏,为人忠厚踏实,常居石家庄。作为北京绿叶陪衬的石家庄,常年为北京吸雾霾、挡风沙,把快乐和吉祥送给了北京。
老孙头儿也是这样的好同志,有他在,气氛就热闹。每次发球台上,红裤白衫的老孙头儿试挥着他那金光闪闪的四星HONMA一号木,呼呼作响,然后用力发球,球右曲直接OB。周围的球友一片叫好声,老孙头儿一脸憨笑,没事人似的。
做点儿小生意,赚点儿小钱,打点儿小球,找寻点儿快乐,老孙头儿真,故家庭和谐,事业有成。
第八洞
J先生。J先生给自己的高尔夫标签是“不是在球场,就是在去球场的路上”,朋友圈里常发自己在全国各地打球的照片。J先生在高尔夫圈子里出名,是他的打球动作:荡式打法。每次击球前,身体的下半部分开始晃动,越晃动越快,就在周边看的人快要被晃晕的时候,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出去,又直又远,有时候成绩也不赖,经常见8。
这也是高尔夫球场独特的一道风景。
第九洞
二哥。二哥是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的会长,英国海归,博士,球场之外的二哥是非常威严的。二哥60多岁了,唯一的爱好是打高尔夫,为了打球,他可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在球场上,和一帮熟人在一起打球,打出好球了,二哥有时候会像一个老顽童,可爱极了。
二哥打球的特点就是稳,反复试挥,再反复试挥,在七八次的试挥中,六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悄悄溜走了。在果岭上,二哥推球前,前后左右反复看线,然后手握推杆定格在球前,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二哥的推杆还没推出去。
有人批评二哥打球慢,我反驳说这就是工匠精神,慢工细活,我倒喜欢和二哥分在同一组。二哥现在张罗的中关村企业家高尔夫球队现在很火,不过,我有好久没见他了。
第十洞
水总。水总是北京一家很大企业的董事长,他的出名,从中国高尔夫圈子传到了国外,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不是因为球技如何,而是他在打球时,驾驶员开着直升飞机到果岭上为他送馄饨。我最近见到他时,曾向他求证此事的真伪。水总说送馄饨这事是被人炒作的,他自己确实喜欢玩直升飞机。
第十一洞
王礼贤。王礼贤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球队的高手,现在也加入了正和岛高尔夫球队。有一次在昆明一酒吧,大家闲聊,王礼贤讲了自己的一个经历:有一个哥们儿,慕名来找王礼贤想PK,周围围观的人下了不少注,那哥们儿也下了一大注。谈的条件是王礼贤让一支杆,即用一支七号铁打满全场18洞。
王礼贤打了90多杆,那哥们打了多杆,输了,从此就从高尔夫圈子消失了。据说下的注也没兑现。
外行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究竟,懂高尔夫的人知道,没有1号木、S杆、推杆,靠一支铁杆打下来,非常牛逼的一件事情。
第十二洞
L先生。我是在海南一球场和L先生一起打球的,他个头不高,球打的一般,让我记住他的是他的爱情故事。L有一女友,交往8年,女友和母亲因为从小被父亲抛弃,对男人没有安全感,提的要求是结婚后L才能碰她的身体。
结果有一次女友在L出差回来的行李箱里发现了一盒未用完的避孕套,大怒,让L解释清楚。L找了哥们儿来说情,哥们儿说,这表明L非常爱你,时刻做好了准备要你的准备。
女友不信,我也不信,呵呵,最后分手了。
L后来另找人结了婚,但婚后常去洗脚房,被老婆抓了个现行,遂又分手。
我见L的时候,他寄情于高尔夫,“何以解忧,唯有高尔夫”。后来据说再婚,从此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第十三洞
W先生。这个故事更奇葩,发生在北方某省会城市。W先生出轨,被老婆抓了现行。老婆不吵不闹,只是要求W每天晚上和她去自家别墅旁的高尔夫球场的果岭上过夫妻生活,从一个果岭到另外一个果岭,连续野战半个月。
W先生彻底被制服了,从此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第十四洞
C演员。每次在球场跟人聊起高尔夫八卦,一个经典的段子就是某著名演员C先生跟人赌球,一洞输了人17杆,一杆元,每多输一杆翻倍,算起来输了多万。最后据说C先生买了好多个会籍作赔,算起来也上千万了。
有钱就是任性。
第十五洞
M先生。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北京的金泷湖高尔夫打球,和M先生并组,一起打了36洞,就这样认识了。后来在天津有一个比赛,我喊他,他就去了。开着一辆豪车,很有钱的样子,聊天才知他是某大学负责基建的。
后来没联系了,不知国家反腐,他是否安然,无恙。
第十六洞
B先生。我是在保利大厦旁的老李烤串闲聊时,知道B先生爱好高尔夫,就约一起打球。第一次,B先生开一辆老款的宝马7,说自己做了一家上市公司。第二次又约,B先生开一辆哈飞路宝,路上才告诉我实情:离婚了,财产被分了,离开了上市公司自己创业,经营困难。
人生啊,起起伏伏。
第十七洞
高尔夫。本质上就是一项运动,在国内被包装成了奢侈运动。反腐啊,经济不景气啊,高尔夫球场整顿啊,打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第十八洞
以上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上一篇“我那些中国企业家杂志出来创业的前同事们”,可点“阅读原文”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