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性窦道,简称藏毛窦,是好发于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因内藏毛发,故得名,但并不是所以藏毛窦都内含毛发。除骶尾部臀间裂可以发生在见于头皮、颈、胸、腹壁及腋窝等部位。此外,藏毛窦又称为“吉普车病”,司机骶尾部皮肤常受长期颠波、损伤,可使皮脂腺组织和碎屑存积于囊内,引发感染而发病,所以藏毛窦离我们并不远。
藏毛窦经常因骶尾部急性脓肿而被发现,但此时已经形成慢性窦道和骶尾部软组织广泛感染,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图片源于网络
藏毛窦发病原因:
1.先天遗传因素: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该处皮肤先天性缺损,使表皮向内折叠引起,一般见于出生后儿童。
2.后天获得性疾病:①毛发长入皮肤:尾骶部间裂负吸引作用,使裂内过多过长的毛发向皮下穿透刺入皮肤,形成刺入性窦道,久坐,颠簸加深成窦道,可见窦道中发现毛发。②皮下组织感染形成窦道: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窦道不易愈合。好发于青春期后20~30岁多毛平、皮脂过度活动、臀间裂过深和臀部常受伤的病人。特别提醒:多毛体质、肥胖、骶尾部皮肤损伤、久坐的人注意藏毛窦的发生。来看看下面高手画的图。
源于邵万金.骶尾部藏毛窦诊治特点[J].临床外科杂志,,24(04):-.
藏毛窦有什么表现呢?
藏毛窦初期:藏毛囊肿,刺入皮内的发根部位没有感染,通常无不适,或者只是感觉骶尾部突起,可摸到皮下包块,有时感觉骶尾部疼痛和肿胀。
藏毛窦感染的主要和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延误治疗感染加重可见脓肿破溃,流脓发生脓肿和蜂窝组织炎,可伴有发热寒战等急性感染的全身临床表现。
经外科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少数引流口可以完全闭合,但多数表现为反复发作或经常渗出而形成窦道或瘘管。藏毛窦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mm~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查可探入3~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有时可并发脓肿和蜂窝织炎甚至癌变。
藏毛窦如何治疗?
藏毛窦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藏毛窦根据患病时间、部位、累及的范围,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如急性脓肿、慢性窦道、复杂性瘘管和复发性脓肿。所以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疾病。一个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前详细评估每一个病人具体的病变范围、特点以及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无症状、未感染的藏毛窦疾病的特点是在检查中偶然发现中线小凹,但患者无任何不适,不会自行进展,无须处理,但需要注意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
对于继发感染化脓的藏毛窦,切开引流仍是大部分急性藏毛窦脓肿的适应症。对于有脓腔形成的急性感染者,应该及时做切开引流并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物,最好能使切口的走向方向与臀裂平行,等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二期缝合。
对于慢性窦道、复杂性瘘管和复发性脓肿的藏毛窦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方法。包括:切除一期缝合、切除部分缝合、切除伤口开放二期缝合、切除伤口开放、袋形缝合术、转移皮瓣。此外,非手术疗法,如硬化疗法、纤维蛋白胶粘堵术等失败率较高,远期疗效不确切。
图片转载自刚才微创技术交流
慢性感染者的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慢性窦道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对于单个窦道且窦道位置较表浅的患者,可行单纯的切除或者直接切开刮除,该术式简单易行,可做为首选方案。
对于窦道数量较多且走行比较复杂的的患者,往往术区皮肤缺损面积比较大,可以采用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