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这段时间,大鱼大肉、煎炸五辛等热性食品估计都没少吃,这些都容易使人体阴阳失衡,出现上火症状。此时,可以不必急于服用清热药,先用食物来降火。
1、肝火旺盛出现头晕、目赤肿痛、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症状,多为肝火旺盛。
其表现还有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失眠多梦、头发爱出油、胁肋作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
有些人还会出现湿疹疱疹,男性有时伴有阳痿、早泄,女性有时会有白带黄臭症状。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调整情志、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睡眠不够或睡眠质量不高,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有助于清火,如金菊花、夏枯草、白芍等;
菊花与枸杞都有护眼功效,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新鲜蔬菜水果,如黄瓜、橙子、苦瓜、无花果、豌豆苗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头昏脑胀、眼赤目干、经常用脑的人。
肝火过旺的人,不宜吃辛辣、腥味及过腻过酸、煎炸食品,和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降肝火
川贝母冰糖梨汁
功效: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原料:取雪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40克、水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川贝母捣碎。在梨的1/5处横切,挖去梨核。将川贝母分成两份分别放入,加入少许水。将梨合起来,并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中。大火蒸60分钟,至川贝母熟开,冰糖化开后,喝汤吃梨。
2、肺火炽盛肺热炽盛表现为咽喉疼痛,咳嗽,痰黄、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鼻出血,面部痤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黄而干。
肺主皮毛,适当吃一点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等,可以降肺火。
同时多饮水,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除肺火,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尽量排出肺内气体。
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有效清洁肺部。
清肺热,可选用猪肺、罗汉果、鱼腥草、柚子、莲藕等食材。
中医认为,猪肺可清肺热、养肺阴;
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清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降肺火
罗汉果猪肺汤
做法:锅内加水,将罗汉果敲碎,和洗好的杏仁、百合一起倒入锅内,再将处理干净的猪肺也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小火煲一个小时,适当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若经过调理后症状还是没有好转,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养阴清肺丸、清肺抑火片、黄连上清丸等中成药。
3、胃火内盛胃火,即是胃热。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
胃火分虚实两种:
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
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一个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说是物极必反。
中医认为,调节胃火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过热、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注意口腔卫生。
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调理治疗,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
莲子、芡实、淮山等皆为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胃火过热者,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
降胃火
雪梨萝卜汁
原料:雪梨1个、萝卜克、蜂蜜2勺。
做法:将雪梨、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打碎成汁,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4、心火亢盛常常面赤颧红、口渴心烦,多是心火太旺,其常见症状还有失眠多梦、口舌生疮、急躁易怒、小便短赤且灼热涩痛、舌尖红等。
心火旺盛,可适当多吃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类,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
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清心去热”,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百合微寒无毒、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用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
心火旺者还可常喝竹叶、甘草、灯心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作用。
降心火
百合莲子大枣粥
原料:取泡发百合40克、莲子15克、大枣20克、糯米40克、大米6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约毫升清水,煮到米烂粥稠即可食用。
龙发蒲地蓝消炎片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通用名称:蒲地蓝消炎片
成分: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用法用量:口服,5-8片/次,4次/天(儿童酌减)。
功能主治
一、咽炎—咽部解剖
定义:咽部的咽粘膜及其淋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中医认为风热邪毒外侵,内有肺胃实热,宜清热解毒。
临床表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
二、扁桃体炎
病因: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最发达的时期。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伴有扁桃体红肿发炎。
临床症状:
急性期: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局部症状咽痛明显。
慢性期:反复发作咽痛、口臭、扁桃体肿大(打鼾)、全身表现为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颜色症状变化:发白的斑块和结节、灰白的舌苔;红肿的扁桃体、咽喉和悬雍垂。
三、疖肿
定义: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外用抗感染药膏。
临床表现:疖子周围疼痛、压痛;疖子头为黄色或白色,中间有脓汁;刺破易感染。
小结:咽炎、扁桃体炎、疖肿中医认为发病机制均是热毒内侵,并伴脏腑实热,需清热解毒疗法。
蒲地蓝消炎片:四味药材均可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内侵之病症。
蒲地蓝消炎片的优势
1.组方合理
四味中药均可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内侵诸病症。
2.采用天然药材
药品成分采用天然药材
联合用药推荐
蒲地蓝联合用药--常见病症
1、风寒感冒(咽痛、喉痒):蒲地蓝消炎片+感冒清热胶囊/感冒灵/柴胡制剂
2、风热感冒(咳嗽、咽痛):蒲地蓝消炎片+复方北豆根/清开灵
3、干咳:蒲地蓝消炎片+苯丙哌林
4、风热咳嗽(咽痛、黄痰):蒲地蓝消炎片+川贝制剂/竹沥制剂/肺宁颗粒/氨溴索
5、急性咽炎(痛、热、咽痛、失音):蒲地蓝消炎片+消炎灵/黄氏响声丸
6、慢性咽炎:蒲地蓝消炎片+玄麦甘桔颗粒/咽炎片/金果饮/慢严舒柠
7、毛囊炎(疖、痈):蒲地蓝消炎片+百多邦/龙珠软膏/红霉素/金霉素
8、扁桃体炎(病毒继发细菌感染):蒲地蓝消炎片+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百家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