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宝
来源:东北科技金融与产业振兴高峰论坛
9月23日(周六),第二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将在河北野三坡举行,论坛主题为“改革推动力”。届时吴敬琏、黄孟复、刘世锦、蔡昉、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C.Prscott,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众多国内外嘉宾聚首拒马河畔,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展开切实讨论,以期打造改革推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行健致远。
张国宝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
最近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经济发展开了个药方,引起不小争议。我没有认真研读林毅夫团队的报告,林毅夫也是我尊重的经济专家,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去参加讨论。但是我可以提供我知道的一些情况供讨论时参考。
黑龙江也好,东北也好,过去也不是没有轻纺、家电工业。例如哈尔滨亚麻广是苏联援建的项之一,海伦糖厂是中国最大的甜菜糖厂,佳木斯造纸厂是亚洲最大的造纸厂,但现在都垮了,为什么?营口在改革开放之初领风气之先,当时友谊牌洗衣机是第一大品牌,还有沈努西冰箱,现在与南方的家电厂相比,早已名落孙山了。为什么?是东北这块土地不适合轻纺、家电工业发展吗?产业的兴衰、发展是靠企业家精神,靠市场氛围,靠自然秉赋来选择的,这方面东北和南方比有差距。发展什么产业,坐在办公室是很难想准确的。
东北的粮食加工业也是很发达的,今后也仍有发展的优势。台湾的一个旺旺食品,一点点粮食膨化后能卖那么多钱,我们脑筋动得还不够。东北有那么多葵花籽,可是却鲜有瓜子的品牌,连傻子瓜子都不是东北的。吉林我们曾经扶持过皓月牛肉,大成玉米深加工,但有的经营得不好。
所以东北不是没有轻纺工业,是如何让轻纺工业能在东北黑土地上成长。我们要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否则都是空谈。我的确看到有外资、港资来东北办粮食深加工企业,结果的确有流着泪走的。例如我认识一个叫刘修才的海归,但他在其他地方,在外国办企业办得却很好,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东北也有许多高科技的优势产业,起步时全国领先,但总做不强,做不大。例如沈阳的新松机器人,许多年前就是依托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发展起来的,在全国绝对领先,但这么多年了,我想如果他是在深圳会是个什么状况?东北的东软在软件和医疗器械上也走在全国前列的,但总觉得没有华为、中兴发展得好,发展的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力量很强,创新孵化能力也有,但和深圳、上海比就有差距。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头企业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就是哈工大电化学专业毕业的,这个专业其他院校很少,但全国储能产业好像哈工大的声音还不强。
不久前在伊春的40人金融论坛上,我做了个即席发言,我介绍在第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东北金融是失血型的。因为银行是嫌贫爱富的,这可以理解。东北的坏账多,信用不好,所以银行存款在东北是净流出的。越需要钱的地方越没钱,形成了越富的越容易搞到钱,穷的越来越没钱。所以陈元同志的开发银行搞了个开发性金融,支持东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我很赞成他的意见。
所以我说嫌贫爱富后面还应加上一句话,就是金融也应支持把穷人变成富人,你才能收到钱。现在金融业也在发生大的变革,网上金融、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