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烙印孙家栋和栾恩杰的哈工大时光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2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这样一幕情景温暖人心——在与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合影时,习近平总书记身边就座的,是两位特殊的“90后”和“80后”:已经90多岁高龄的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和年逾八旬的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合影前后,总书记同他们亲切交流。2月2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这是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同孙家栋、栾恩杰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晔摄这是全体哈工大人的骄傲!孙家栋、栾恩杰两位哈工大校友,以对航天事业一生的追求和奉献,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为母校赢得了荣光。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探秘孙家栋、栾恩杰两位校友的哈工大时光。

孙家栋校友-传奇的航天人生(视频)

人物·孙家栋院士

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这一项项中国航天“国之重器”背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3年后,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大家欢呼雀跃,孙家栋却悄悄背过身子擦眼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国家能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上去,尽管是第一次,却这么精准,我为国家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到自豪!”孙家栋说。

求学时光

基础扎实思想进步

孙家栋校友回母校做客讲坛

年,孙家栋考入哈工大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那时我们民主政府已经开始逐步接管哈工大,党的工作发展很快,党的教育、团的教育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那时加入共青团,并且很快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孙家栋校友回忆说,当时所学的数理化课程都是用俄语编的中学教材,完全用俄语授课,学俄语的同时也进一步补习了基础课程。孙家栋校友表示,正是这个原因,在哈工大读书期间,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孙家栋校友在威海校区作报告

0年孙家栋校友寄语母校学子(视频)

报效祖国矢志不渝

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学校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再回姐姐家。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空军招人,当晚就要赶往北京。孙家栋在哈工大学了近两年的俄语,因为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就到新组建的空军去做翻译工作了。-年中国空军选派第一批学员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回国后合影。四排(中)孙家栋

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孙家栋校友在哈工大

回想起在哈工大学习的日子,孙家栋深有感触:“在哈工大学习的这段时间,是在我青年时代非常关键的阶段,哈工大对我的思想、学习的基础影响很深,对我之后的成长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母校学习的时光。”

栾恩杰校友回忆在母校学习经历(视频)

人物·栾恩杰院士

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27日,作为哈工大毕业生的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给母校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感谢母校的培育、关怀和支持。

栾恩杰在信中写道:在哈工大学习的经历我永世不忘,在哈工大学到的知识使我终生受益。我忘不了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学校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嫦娥工程”作为祖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而载入史册,是中国航天人向祖国递交的一份答卷。在“嫦娥工程”之中,哈工大也有巨大的贡献。在“探月工程”指挥部、在五大系统的研制队伍中,到处都有哈工大校友的身影。

求学时光

专业调整奠定方向

栾恩杰校友回校参加航天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活动

栾恩杰校友做客讲坛

年,20岁的栾恩杰从齐齐哈尔铁路第一中学(现齐齐哈尔中学)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度过的5年大学生活,成为栾恩杰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当时正好赶上学校专业调整,他被从电机系转到控制系,学习陀螺原理、仪表及惯性制导专业,陀螺仪是飞行器里的核心器件,飞机、导弹、飞船飞行时的姿态就是由陀螺仪控制的。这次专业调整,奠定了栾恩杰一生的事业方向。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大学时期,栾恩杰读书用功,成绩出众,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他的学习经验,还被刊登在校报上,题目就是《栾恩杰是怎样学习的》。许多年后,在栾恩杰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领军人物时,回忆往事,他仍认为大学5年的学习生活,为他积累了很多优秀品质,尤其是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更是让他获益终生。

栾恩杰校友谈对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理解(视频)

“我要感谢老师教给了我基本的、扎实的功夫,虽然技术千差万别,但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这是我这么多年工作的体会,也是哈工大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栾恩杰动情地说。

栾恩杰校友寄语母校学子(视频)

深情寄语

年6月7日,哈工大迎来建校百年的历史时刻。作为从哈工大走出的杰出人才,孙家栋和栾恩杰两位校友深情寄语学子,并祝福母校在新百年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图片

全媒体中心新华社等

文字

吉星商艳凯

排版

王一帆

审核

商艳凯李守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bj/7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