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教研与培训新疆一校全体教师参加

上好思政课,把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新疆第一小学校全体教师有幸聆听了年5月8日曹永鸣校长主持的《教育家》杂志第六期线上圆桌论坛,共同体成员学校老师及领导再次相聚云端,聆听了本次高端的论坛。

此次活动由共同体领衔学校——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曹永鸣校长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张院长和来自北京、杭州、广州、陕西、西安、青岛的六位校长共同参与,研讨交流。

论坛主题为:让思政课,为学生点亮心灯。几位专家和校长的分享十分精彩,让我们看到了名家、名校长的敏锐视觉,帮助我们在线上线下教学纷繁的教育现象中,审视思政教育的变革方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专家的教育情怀和对国家教育政策方向不忘初心的精准把握与理解。

精要观点提炼

●饶美红校长:

思政课是合格公民培养的重要学科,是各学科老师的舞台。思政课要把握与时俱进,放眼变革与国家同行,在体验中实现思想教育,把握教育的时机,体现时效性,实效性。

●北京师大张院长:

这次疫情是综合国力、民族素质、治国能力的大考验。抗疫精神将是未来青少年学习的重要课程和人生大课。如何上好这个人生大课,提出八个字,四个环节:连接、探索、体验、表达。

●张红梅书记:

小学任何学段的思政课都应遵循四有的原则:心里有魂,培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眼里有人,对不同阶段的孩子不同的需求要改变形式;言之有理,讲清人生的道德,领会道理、真理、情理;有理想,有疑问,有动作。思政课是班级发展,家庭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原校长:

用滴灌式、浸润式的办法,让孩子去体悟和心动,内化我们设定好的品格品行,推倒围墙使"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

●王校长:

思政课要寓教于乐,人人都是思政教师,要转变观念挖掘各个学科的素材,共同整合学科,以大思政课的理念打破学段学科的壁垒和限制,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洪校长:

思政课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教材太简单,教师要反复琢磨改变教育的模式,明晰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中体现双主体,目标指向一专多能的全人教育,指向更多的智育、体育和美育教育。

●孙校长: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最好的思政课方式是用活动和模式,所以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德育构建模式;学校教育应从育德、育才、育情、育行着手。

毕晓霞校长全程参加了直播活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从根本上要做好思政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习总书记说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新疆一校的教师收获良多。对如何更好的上好、怎样才能出实效、上出高质量的“云端”思政课,如何把思政课程融合入各学科教学等问题有了解决之道。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要做到浇树浇到根,育人育到心。融思政教育于生活,将德育植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教师感悟提炼

1、全面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思政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我觉得要让孩子真正去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

4、如何上好云端思政课呢?加强老师人文、科学等知识,带领学生结合疫情多学科、多渠道教育学生,以疫情下的中国和世界为载体抓住一些社会热点,带领学生感知宏大的历史叙事、感受大国担当,联想到我们日常教学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jc/6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