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破产边缘谁是压垮哈飞汽车的最后一根稻

最近降温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在汽车行业里摸爬滚打了36年的哈飞汽车,接到了也许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1月23日,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安动力)发布公告称,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哈飞汽车”)因欠货款2.63亿元被东安动力起诉,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哈飞汽车败诉,要求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并负担.5万元的诉讼费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东安动力透露,哈飞汽车目前已资不抵债,无履约能力,案件能否执行有较大不确定性。东安动力前期已经对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因此诉讼不会对其本年及以后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说起哈飞汽车,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熟悉这个品牌,但是要说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时候,国内的“微面之王”,那就妥妥的非哈飞莫属了。

哈飞当年究竟有多牛呢?

哈飞是造军用飞机起家的,后来军工企业转型,开始进入微型车市场。大家也知道,国产车起步较晚,所以哈飞一个造飞机的工厂压根就不会造车。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哈飞通过“借鉴”铃木SK的面包车,成功推出了“松花江”牌微型客车。

松花江牌微面

上世纪80年代,哈飞汽车引入日本汽车技术,开始制造微型车,凭借军转民在技术和生产领域的积淀,甚至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销量快速增长。

再加上年的时候,恰好赶上黑龙江省将哈飞汽车定为该省一号工程,所以哈飞的微面销量是一路“高歌猛进”。单说销量,年的时候,哈飞汽车旗下的“松花江”牌微型客车销量就已经位列全国前三,占微型车总销量的19.26%。

到了年的时候,哈飞微型车年销量达到12万,销售收入4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2.92%。

按照当时哈飞在市场上的地位,如果不作死基本现在就没有五菱宏光什么事了。

转型之路漫漫

由于年那会儿,哈飞的微面基本上已经是行业内的龙头了,哈飞决定要进军轿车领域。

跟之前一样,对轿车领域,哈飞也没经验。所以在年的时候,哈飞引进了韩国大宇的“百利”轿车,并且在年和日本的三菱开发了“赛马”多功能微型轿车,在同年的11月,又推出由宾尼法利纳公司设计的“哈飞路宝”微型轿车。

哈飞路宝

两年之内,接连推出三款车型,而且全是哈飞不熟悉的轿车。虽然都是“借鉴”了国外的车型和技术,但是关键技术压根就没学会。不会也就算了,可以交点学费慢慢学嘛,偏偏哈飞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当年能造出全国最牛的微面,造个轿车那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但是经过了中国车市爆发式增长后,没有合资朋友也没有更多新车型推出的哈飞逐渐被历史淘汰,在年的时候欠债就接近10亿元。

哈飞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怎么办呢?

在年,长安重组了哈飞,和哈飞一起被长安收为小弟的还有昌河。长安收下哈飞和昌河这两个小弟本来也不是自愿的,而哈飞也觉得自己好好的一个行业老大怎么就沦为别人的小弟了呢。因此,刚重组没多久,哈飞的工人就闹了罢工。

长安一看,你丫都快吃不上饭了,我养你,你还要造反?必须镇压!

于是哈飞成为了长安的代工厂,而且被迫“降成本、裁员、停止新车研发、减少各种支出”。

看看世界上的各大汽车品牌,做过代工的也不是哈飞一个,兰博基尼当年还给宝马代工呢,现在不照样是世界顶级超跑品牌之一么?

但是哈飞愣是没走出转型轿车失败的阴影,也没有心思为以后的腾飞积蓄力量,彻底沦为了长安的代工厂。而和哈飞一起被长安收做小弟的昌河,则在年的时候“独立”,投入了北汽的怀抱。

成为了代工厂的哈飞为何如今成为了被告?

虽然成为代工厂可以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哈飞自己的车子的销量却一直在下滑,即使是为长安代工8万辆悦翔V3,减亏达到1亿元,也无法填补哈飞越来越大的资金漏洞。

从网上的资料来看,东安动力主要经营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业务,与哈飞汽车长安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双方是长期合作关系,东安动力主要向哈飞汽车提供汽车动力总成产品,哈飞汽车曾是其第一大客户。但是长安集团兼并哈飞汽车进行整合期间,东安动力欠款问题并没有解决。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最大的客户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很可能因为这一纸判决,走向破产边缘。对一家走过了30多年的军工转型车企而言,多少让人扼腕。

长按







































白殿疯方法用醋
北京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sm/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