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空军某场站汽车连班长李华清,黝黑的脸庞,高高的个子,异常宽阔的肩膀,乍一看,俨然一个“傻大个子”。就是这样一个“糙糙”的汉子,在生活中像一个“老母鸡”一样护着自己的战友兄弟。学习的时候,笔记他记得最认真;训练的时候,冲在第一个的总是他。“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不要做一个‘逃’兵。”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
他始终把“严管就是对战士最大的爱”牢记心间,队列前从未松松垮垮,他说只有把自己做好了,管理班级才有底气。当班级在严管中越来越受到好评时,战士们也更加懂得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
一双双磨破的手套,一个个破损的轮胎,一本本满满的出车和维修记录,都是他不断钻研、刻苦训练的最好见证。为了研究车辆性能和操作技能,连队、车库、保障现场的三点一线绘成了他完成使命的优美曲线。李华清每天在完成日常飞行保障任务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车辆性能和器械研究,经常把自己弄的油烟瘴气。“汽车兵不仅要当好驾驶员,更要做好修理工!”在他看来,自己亲手拧上的那一颗螺丝钉就是强军路上的“推进器”。连队老兵和他开玩笑说:“李班长对军车的熟悉程度比自己的媳妇还要多,自己也能开个修理厂了。”无论是车辆驾驶,还是维修管理,李华清都是战士口中的“李班长”。他常说:“连队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连队中的一份子。连队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个人的成长进步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只有自己带头去做了,班里的战士才能做的更好。”
“身影大过声音”,是他带兵的准则。“只有拧紧了思想上的‘螺丝钉’,才能把稳心中的‘方向盘’。”对待自己的徒弟,他向来是绝不放松、言传身教。在一次,小李疏忽了两颗松动螺丝钉之后,受到李华清的严肃批评:“人误车一时,车误人一世,宁可检查百次空,也不让一颗螺丝松。”几年时间里,在李华清的带领下,先后有18名优秀驾驶员到连队各个岗位建功强军征程。“关键时候顶得上,大项任务‘李班长’。”这是连队官兵对李华清的一致评价。年,连队组织人员外出执行驻训保障任务,李华清第一时间找到连队,主动申请完成任务。他带领本班人员斗严寒、战酷暑,努力克服异地驻训保障带来的各种矛盾问题,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隐患百余条,最终圆满完成异地驻训保障任务,所在班级荣立三等功一次。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参加完成了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信念是军人的“方向盘”不能偏
奉献是军人的“发动机”不能停
执着是军人的“加油站”不能少
如光,驱散战士心中的迷雾
如兄,爱每一个人都那么真诚
这样的班长,爱了!
主 管
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政治工作部
主 办
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监 制:邵文杰
总编辑:王志佳
主 编:刁 良
责任编辑:崔玉坤
值班编辑:胡海龙
刊号:第期
投 稿:kjhebfx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