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4月9日清晨,一辆白色越野车自航空工业天飞厂区飞驰而出,车内收音机正在播放着有关哈尔滨新冠疫情的最新报道,车内坐着的四个人,都是一脸的面色凝重。手握方向盘的魏长江师傅是这次任务出行的主司机,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年轻司机杨国基,后排坐着技术员高娅琳和李秦渝。这支四人小组的目的地正是近来继武汉之后又被列为疫情重灾区的哈尔滨。他们为何要在此时逆势而为,身赴险境呢?这还要从4月初,天飞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
年的春节假期显得特别漫长,全国各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所有企业都推迟了开工的时间。天飞原本和哈飞沟通协调好的调拨技术资料事宜也因故一拖再拖。自2月10日天飞复工复产以来,公司领导多次与哈飞商讨技术资料调拨安排,争取尽快完成资料进厂,早日实现公司维修再上新能力,为集团整体维修体系建设添砖加瓦。4月初的一天,公司终于接到哈飞的来电,技术资料已经全部准备就绪!这个消息好比寒冬中的一缕暖阳,让天飞的整个技术队伍倍感欣喜。可公司领导班子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技术资料终于可以实现调拨,忧的却是当前哈尔滨严重的疫情形势,职工的安危重如山呀!
在公司技术部门的主动请缨下,公司领导班子对调拨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研判,制定了周密的调拨运输方案,决定派专人专车直赴哈飞,将资料运回公司。技术员高娅琳、李秦渝和司机魏长江、杨国基四人临危受命,按照公司既定的运输方案,逆势出征。
天水到哈尔滨相距近公里,在这次漫长的旅程中,这个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四人小组,充分感受着新冠给国人带来的全新体验。车子飞奔在高速公路上,不时就需要停车驻步,这一路进入了多少个疫情检查站,经历了多少次的测体温、扫健康码,多的实在是记不清了。最让他们心焦的还是高速路上那一次次的堵车,放眼望去,摆开一字长蛇阵的车队不着边际,四个人坐在车上心急如焚却也只能望空兴叹。为了抢赶时间,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公里的行程,车子从未离开高速公路。白天两名司机交替驾驶人歇车不停,夜晚四个人直接睡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饿了就以泡面和面包充饥,一路披星戴月的奔波,仅用三天时间他们就赶到了哈尔滨。
4月12日清晨,正当车子准备驶入哈尔滨城区时,技术员高娅琳的电话突然响起。接通电话,听筒中传来千里之外公司领导的声音。四人小组出行在外,滚滚的车轮也时刻牵动着公司领导的心,早上听闻哈尔滨新增确诊病例7例的消息,公司就立即打来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一再叮嘱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护措施。挂断电话,四个人心里暖流涌动,在感动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决胜的信心。
经过一番沟通联系,4月13日,没等哈飞上班,高娅琳和李秦渝便早早来到哈飞厂门口等候,登记、检测等一套手续办好后,两人才进入哈飞资料室。看着满满八大箱资料,他俩没有片刻停顿,火速投入到资料的接收清点中。不知不觉到了晌午,匆忙吃个盒饭,继续工作,等到全部资料清点接收完毕,已是夕阳西下之时。原本计划第二天返回的他们,想到公司同事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目光,四人毅然决定连夜返回。
踏上归途,满心的喜悦冲淡了旅途的劳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为了这批涉密技术资料的安全抵达,为了公司尽快投入新修理机种的技术准备,他们如守护婴儿般寸步不离的看护着那八大箱资料。深夜休息时他们都要将资料卸下车轮流值班守护,清晨出发前,再次清点装车,就这样又是连续三天的奔波,4月16日下午,调拨资料安全到达天水。
车还未到厂,技术中心组织的8人资料审核小组,早已严阵以待,守候在厂区门口。在对技术资料全面消毒处理后,由技术专家尚军鹰带领的这支技术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时钟的指针一分分的划过,审核现场资料翻阅的哗哗声与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汇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连续14个小时的奋战,8大箱、38本厚厚的技术资料全部审核完成,当8名技术精英捶着酸痛地脖颈满脸笑容走出办公室时,大家突然不约而同的想起尚军鹰家中长年卧病在床不能离人照顾的母亲。看着尚军鹰顶着满头灰白的短发快步消失在浓浓夜幕中,这群铁打的技术精英也不自觉的眼眶湿润了。
4月18日这个周末清晨,公司技术中心档案室和综合管理部机要室就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调拨审核后的资料,按照保密工作要求,必须通过公司指定的扫描仪进行扫描录入,两个部门的业务人员通力协作,开足马力连续工作,仅用6天的时间,就将38本余页资料全部扫描建档。
为了保障天飞新修理机种尽快投入试修,为了承接西飞党委新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地,为了助力集团航空维修保障规划的快速推进,在天飞“双线作战”的主战场,这群执着、慧智的天飞人,锁定发展目标,用拼搏与担当、坚守与自信,决战。
航空工业天飞
服务天飞发展与职工生活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