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锂电论坛王政从共享到C端,两

7月7日,中国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锂电论坛)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届金砖锂电会议为期两天,主题为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发展”为主题,采用“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体验营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多项重点活动同期同地举办,充分协同联动,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哈啰出行换电业务副总裁-王政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从共享到C端,两轮车全场景补能方案》。

以下为演讲实录:王政:大家好,我是王政,小哈换电的技术负责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哈换电的来历,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熟悉。小哈换电的公司叫做宁德智享无限,最早的前身是哈啰出行的电池事业部,在年6月份引入了宁德时代和蚂蚁金服作为两大股东,一起成立了宁德智享无限的公司,公司主要的目的就是持有和运营哈啰集团,包括对内对外所有的电池和换电的运营业务。后面当然引进了其他的股东,包括中航电气这些行业伙伴。这是两轮车的市场份额,目前在中国有7亿次的日均骑行,1.2亿次每日补能需求,还有6.1GWh全年的出货量,所以市场天花板非常高。针对两轮行业的补能需求,我们打造了一系列的产品,第一个产品系列是电池,抛开历史电池不算,现在主推的,包括在共享、B端、C端的电池都是一个型号,现在电池主打的特点是安全。一个电池要安全,我们有四个特点可以分享:(1)采用宁德时代铁锂电芯,大家应该知道在耐穿刺、固温保护优于三元、其他配比的电池。(2)电芯、电池、PACK所有的参数都是实时上云,比如电池会发生过流、过温、过压,或者充电、使用过程中有任何异常都会实时用关断等形式远程监控和保护电池。(3)电池的硬件保护机制非常完善,包括过充、过流、过放、漏电流、满充等这些预警机制,还有切断机制都非常完善。(4)电池的测试非常完善。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两轮车电池的使用工况比四轮车更严苛,因为两轮车经常暴露在户外场景,所以有时候会在换电过程中跌落,在老百姓手中突然掉下来,或者两轮车经常发生车车相撞,或者停车磕到旁边的柱子。安全说完之后,延伸出来其他的特点:1、采用业界能量密度最高的铁锂电芯,相同的体积之内,能量更多,让一辆车跑得更远。2、循环寿命比较长,现在做到个cycle,还能高于80%的可用SOC。3、快充技术,我们经常是EC充电,一个小时充满。第二条产品线是换电产品线,12个格口的换电柜,换电柜比较先进,除了快充功能,里面还有安全、消防、灭火、监控等各种各样的功能,主要是保障电池安全,电池安全是第一位。在换电柜有两个延伸的产品:(1)超充站,当我的换电需求特别集中的时候,一个柜子满足不了补能的需求,我们就建了室内的超充站,兼具了一些生活场景,组成操纵站。(2)光充一体柜,可以做一些储能,利用光伏进行补能作用。这就是我们的换电目前的产品序列,还有一些更先进的产品正在开发。第三个产品序列是为了满足到场景,两轮车的补能场景采用两轮车的充电桩,包括了最左边的壁挂式10路充电桩,还有充电20路的立柱,还有最右边的安全智能插座。基本上业内滴滴、哈啰、美团三家在共享两轮这块做得比较大,在这块因为我们给整个哈啰集团提供补能服务,所以共享这块比较有心得和体会。他们的业务需求主要是:(1)使用共享助力车,电池必须是统一规格。(2)必须集中式补能,一个运维人员出去背50-块的电池,进行大规模的补能。(3)每一个站点要覆盖3-5km范围。(4)补能要非常快,一个运维人员给辆车换电池,基本上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完成。根据共享端的补能需求特点,他们的产品序列基本上是给散点式换电柜布在偏市区、偏商圈中心的地方,小范围补能。最主要的补能方式是右边的超充站,一般有5-10个柜子组成的站点,运维可以在这里面一次性拉块电池或者以上的电池,一次性覆盖到几十平方公里的所有的助力车,可能有五六百辆里,一两百辆车需要换电,运维拉着块电池充电,一次可以补这么多能量。小哈换电也在对外,对B端、C端用户进行服务,我们的商业物流补能就是针对外卖骑手、三通一达、生鲜配送,他们的需求也非常明确。第一个,因为他们的车是各式各样,为了满足他们的补能需求,电池都是统一规格的,不可能一家有很多电池、很多种。第二个,分布式非常长尾,他们的分布很均匀,不会出现某些地方,在核心城区里。第三个,他们每次都是单次补能,一个人骑着一辆车去补能站点补一次电。第四个,它要高效快速,尤其是外卖骑手行业,一个骑手的高峰期,早上一个小时,中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每次补能之后,至少要称过一个高峰期,因为他耗不起这个时间,少跑一单就少赚三块、五块钱,基本上就是这样的需求。针对B端的补能需求,我们也给他们一个产品序列:(1)以散点柜为主的换电场景,这个跟共享端是共用的。(2)骑手之家,给骑手设立一个休息站,里面有3-5台柜子,里面有骑手的休息区,可以买买饮料,给手机充电。针对C端的补能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老百姓的补能,可以叫充电、换电。老百姓的补能,之前在业界觉得这个东西很难做起来,很难盈利,因为铺得不够广,接受程度也不高,经过我们半年时间的耕耘,我发现这块大有可为。老百姓手上的车都是各种各样的,电池也是各种各样的,包括电池平台,甚至60V、72V,电池又有铅酸、铁锂、酸盐,电池各种各样,老百姓有个特点,不愿意多走路,骑个电动车想挪到里面充电,或者出了门就在小区里找个最近的车棚充电,所以要贴近用户。还有单次补能,每次补能都是一个人骑一个车充电。老百姓可能不需要立刻充好,过个夜充8个小时,或者上班充4个小时充满就OK了。针对老百姓的需求,我们主推的是左边的这些充电桩产品,基本上在4-6个小时就能把老百姓的车充满,为什么现在有个换电的需求?老百姓的充电需求可以逐步被引导到换电来。比如上海,有些老小区车棚的数量特别少,因为小区里有两三百辆的保有量车,基本上2-3天充一次电,每天会有接近次补能的需求,这种小区里一般也只能安30-40个插座,老百姓没有办法,因此都到楼上充电。现在我们跟上海市公安局联动了一下,推出充换电一体的概念,既可以充,也可以换,一个换电柜一天服务辆车的补能需求,比如一个小区有辆车,有三分之一车在充电,三分之二的车用换电服务,正儿八经满足小区里的用电需求,正儿八经能够解决电动车进楼道、回家充电,充电难、执法难的管理问题。前面介绍了我的产品,感谢大家,希望能够尽快地为整个中国4个多亿的电动两轮车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补能服务,谢谢大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feizx.com/hfsm/8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