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亿元!
在上半年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的情况下,有券商又摊上了巨额诉讼支出。
券商是怎么惹来这些麻烦的?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多家券商半年报发现,近年来,券商诉讼案件多集中在股票质押回购、两融纠纷、以及投行保荐失职被罚等方面。
股权质押业务麻烦不断---牛市中如火如荼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在市场下跌过程中风险加大。由于存在客户无法履行合同约定而带来的损失,证券公司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通过梳理券商中报,《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东吴证券、西南证券、东海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四家券商,仍在进行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纠纷的后续处理。
1东吴证券东吴证券已在苏州中院向张跃飞就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违约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万元及相应利息、罚息、费用等。该案尚未开庭审理。
资料显示,张跃飞为飞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为积成电子第一大股东,共持有积成电子万股,占总股本的5.15%;后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东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据悉,张跃飞所持积成电子股份市值约为3.亿元,所持股份已被多个法院司法轮候冻结。
2东海证券东海证券在年为练卫飞提供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初始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以练卫飞持有的万股零七股份作为质押,到期未能赎回。
年6月7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东海证券的申请,裁定“拍卖练卫飞持有的万股零七股份”(因分红配股原因,质押的万股零七股份现为万股)。8月25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淘宝网发布拍卖公告。
3西南证券西南证券在申请执行蔡开坚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案,以实现蔡开坚质押给其的万股中捷股份的优先受偿权。
此前,西南证券已经申请执行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邓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案。双方已达成还款和解协议。
4申万宏源证券申万宏源因股票质押回购之融资方王涛违约,于年7月5日,接到委托人指令,提起三项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此前有统计,自年以来,A股合计发生1.4万多笔大股东质押融资,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据民生证券策略估算,截至年5月23日,跌破股票质押警戒线的市值规模接近亿,跌破警戒线的个股平均跌幅达5%。
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研报表示,根据目前券商股票质押部分的业务政策,对已触及平仓线或接近平仓线的股票,协商解决是普遍的出路。
两融业务是纠纷高发地---融资业务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风险。
两融业务也是纠纷高发业务,方正证券、光大证券、东海证券都在中报中披露了两融业务纠纷进展。
1
方正证券昆明三市街营业部客户刘冬成融资买入分级基金B后,因分级基金B下折,导致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不足%,被强制平仓,产生纠纷。
年6月7日,刘冬成就本案向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提交变更后的起诉状,将本案案由变更为融资融券合同纠纷,并将诉讼请求变更为要求方正证券赔偿.万元。
年1月,长沙市天心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刘冬成的诉讼请求。刘冬成不服一审判决,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年6月26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本案,目前尚未收到法院判决。
方正证券上半年在“打官司”上花销巨大,中报显示,其诉讼支出为3.09亿元。
这不禁令人发问,如此庞大的诉讼支出从何而来?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方正证券上半年身涉多宗业务诉讼官司中,如山东东营中拓诉公司合同纠纷案、政泉控股纠纷案、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诉公司及火箭公司债权转让纠纷案等。此外,方正证券子公司民族证券也陷入诉四川圣达债券交易的合同纠纷中。
除去多宗诉讼案件本身产生的诉讼费用外,年4月,方正证券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终身判决书,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4亿元及其利息。
“计提的预计负债也将构成诉讼支出的一部分。”一位财务专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方正证券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8亿元,同比下降33.86%;实现净利润8.24亿元,同比下降61.71%。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整体经营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巨额的诉讼支出占到了方正证券上半年营收的10.41%,净利润的37.5%。
2光大证券于年1月26日收到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发出的应诉通知书。公司某客户称光大证券违反了融资融券业务中有关暂缓平仓的约定而致其损失,遂将光大证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人民币万元,并承担相应诉讼费用。
年11月30日,静安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一审判决,并上诉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年4月2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维持原判。
3东海证券也被融资业务纠纷拖累。因春和集团到期未能兑付面值总额为1个亿的短期融资债券,东海证券作为分销人承担连带责任。
年4月17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要求东海证券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
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因为有较为全面的法律条款,券商多数在此类诉讼中有胜算。”
相对于券商的游刃有余,投资者在此类业务中却要小心谨慎。在签署两融业务风险揭示书时,投资者是否明白可能承担的后果呢?以券商强行平仓是否妥当为例,有分析认为,如果该券商与两融客户的合同里说明了可以视情况调整强平时间,客户在签字时意味着已经同意和接受证券公司拥有此项调整权力。
投行业务成潜在高危区---年7月,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证监会重罚,其保荐机构兴业证券设立了5.5亿元先行赔付专项基金,赔付金额约为保荐收入的46倍,也成为了监管部门对券商的最大罚单。
年上半年,兴业证券继续推进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工作。然而,麻烦事却接连不断。
年2-3月,赵大伟等26名欣泰电气投资者因欣泰电气IPO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向沈阳市中院提起26宗诉讼,要求欣泰电气赔偿其损失合计约.72万元,兴业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承担连带责任。沈阳中院已正式立案。
年3月至6月,侯海波等18名欣泰电气投资者,向福州市中院提起18宗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要求兴业证券作为欣泰电气的保荐人及主承销商赔偿因欣泰电气虚假陈述给其造成的损失.66万元。
同时,兴业证券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欣泰电气赔偿公司因其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万元,并支付公司因签字保荐代表人职业资格被撤销的补偿金万元。
然而,欣泰电气却提出反申请,要求兴业证券赔偿因违约给欣泰电气造成的损失万元(包括保荐费用万元和万元行政罚款)及相关合理费用。
伴随年“最严监管年”序幕拉开,监管层对券商IPO等多项投行业务加大核查力度,并公开对多家券商的投行业务进行了处罚或立案调查。投行业务或将成为引发诉讼纠纷的潜在高危区。
年以来,信达证券、西南证券、新时代证券就分别踩雷了振隆特产、大有能源、登云股份IPO,并遭到了监管层处罚。
其中,*ST大有及为其违规定增事项提供服务的西南证券双双收到证监会罚单。这意味着,在当年违规事件中受损的人们,也已获得了诉讼索赔的必要条件。
记者王媛媛国际金融报这些年券商倒掉的N种姿势来源:券商中国
曾经有这样一些券商的名字,万国证券、君安证券、华夏证券、南方证券…时过境迁,能说全他们故事的人,怕是并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自年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以来,已有大约47家券商倒掉,倒掉的具体方式不仅包括破产清算,从公开资料看,大部分券商都是被托管,少部分是重组,极少情况是被收购。
年证监会启动为期3年的券商综治
在年份分布上,年至年是券商倒闭或整合的高峰年。3年时间至少有26家券商被托管或整合。从年8月开始,证监会启动了为期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一大批违法违规经营、资产状况不佳的券商被托管或被重组。
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是在3年大清理期间,多数被清理的券商的证券业务部门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换了个马甲继续开心地过活。
对于投资者来说,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如果投资者只是在券商那里开户炒股,证券账号记录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有相应的证券交易风险监管制度进行控制,用于买卖股票的资金账户也由商业银行存管。故此在财产的安全性方面,不用担心。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持有该券商的股票,普通股股东是清偿优先级的最后一名。但是如果公司能够进行重组或者说有其它的公司来接手,那么股票还在,只是改名了。
华夏证券兴衰成中国券商史上缩影
以华夏证券为例,《财经》杂志指出,华夏证券的兴衰正是中国券商史的一个缩影:先是挪用客户保证金,兴办实业;随后是违规委托理财,做庄套利。两者均造成巨额亏损,唯有对外融资度日,或者仰赖增资扩股,但由于财务成本过高,终致难以收拾。
年8月,中信证券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筹建了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受让华夏证券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和非证券类资产。华夏证券公司名称得到保留,但成为没有任何业务的空壳公司,承接原华夏证券的债务。
“原本在华夏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的投资者,现在就成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的投资者,买卖证券并不受影响。”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岱松表示,投资者只要是在被处置证券公司开立了证券和资金账户的正常经纪业务客户,并有真实的资金投入,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将对其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予以全额兑付。同时,如果居民个人持有的存放于金融机构相关账户上的有价证券(含国债、股票、其他合法债券)被金融机构挪用、用于回购质押的,该等有价证券也将作为个人债权,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予以收购。
“中国证券业三大教父”沉浮
在早期的证券业,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申银证券掌门人阚治东、君安证券掌门人张国庆被称为“中国三大证券教父”。
因为二十年前的“国债期货事件”而在提篮桥监狱呆了8年的管金生,谈起老伤疤发出了“求拼搏乃人性,舍得放下是禅心。”这样的感悟。此话对于近日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证监会和中信证券高管们,也许能产生某种心灵鸡汤的功效。
中信证券将会何去何从,这成了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没有人确定,甚至敢去假想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我们不妨穿越现实的迷雾中,进行一番历史的勾沉,看看那些在新中国历史上倒掉的券商和大佬们的前世今生。
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
在中国金融体系建立之初的年代,各方面制度尚未完善,漏洞频发,尽管当时直接倒闭的券商比较少,但由于缺少监管,一些产生较大影响的极端事件还是偶有发生。
比如,在国债期货事件中,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说,二十年前根本没有人知道期货交易的本质是什么。期货交易的本质是合同买卖,而当时决策者们进行贴息是改变了交易合同的内容,照理应该进行停牌,但是他们没有,因而导致多空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厮杀。这也是管金生至今仍然对自己的判决不太服气的原因。
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年推出,次年财政部决定进行保值补贴。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的管金生预测,国债将以元的价格兑付,而市价已达元至元,因此开始大举做空。
管金生(右二)
没想到,财政部公告按.50元兑付,年2月23日一开盘,多空双方展开生死厮杀,万国证券被逼进死胡同,面临60亿元巨亏。
为了自保,收市前8分钟,万国证券透支卖出国债期货。一个经典的细节是,最后一个卖单对应面值亿元,而国债总价值仅仅多亿元。这个操作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它导致多头全部爆仓。而,然而,这个多头的后台据说是财政部!
所以,大Boss出场了。
当晚十点,上交所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品种期货交易无效,于是万国证券亏损56亿元濒临破产。此后万国证券被申银证券接管,管金生被捕入狱,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18年,直至年才恢复。
管金生事后解释,他是单纯的技术观念,不懂得进行外交政治的斡旋。因为突然改变贴息,(交易合同的内容),停牌是国际惯例。继续交易一定会导致空方券商全部破产,发生大规模的股民投资者挤兑,类似金融风暴。管金生提出停牌建议没被采纳,因此就只能展开技术互撕。
管金生在今年6月罕见出席了一个论坛,他表示:“二十年前的事件,我并不口服心服,但是在行动上绝对尊重和遵守了法律的判决,接受了十七年的有期徒刑的惩罚。”
君安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国庆
如果说万国证券死于找错了对手(有大boss做后台),君安证券则是梦碎于内鬼。
年,一名被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开除的职员向有关部门告状,将君安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国庆等人悄悄进行的MBO(管理层收购)捅破,恰好公司财务部门发现有10亿元人民币公款不知去向,于是,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于是,张国庆因为“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入狱。他原本设想用国际通行的MBO方式来完成君安股权的改造,结果凭其高超的财务技巧,用一年半的时间,把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改造成了一家由私人占大股份的证券公司。君安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达77%。这在当时毫无疑问是不允许的。
但是此后,管金生卷入“”事件、阚治东背上违规操作的黑锅、张国庆梦断MBO。三大证券公司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万国与申银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君安与国泰合并为国泰君安证券。
南方证券阚治东
自诩红心闪闪的阚治东也没有那么幸运,年因为涉嫌违规操作,阚治东从申银万国黯然下课,并被令5年内不得从事金融、证券业务。
而所谓的涉嫌违规操作,是因为上海和深圳竞争交易市场的地位,申银被要求炒作上海本地股陆家嘴,阚治东被逼上梁山成为“猛人”。
年阚治东掌舵南方证券,但是一年多的运作表明,南方证券积重难返。最后,他以“操纵哈飞股票”的罪名迎来了21天的牢狱之灾。而事实上,哈飞的问题早在两年前就由南方证券的老员工开始酝酿了。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